| 北仑新闻网
以“接地气”赢“高人气”
汪国祥的快板“声”入百姓
2023-03-01 09:41    记者 杨亚妮 通讯员 胡栩琦

blxqsk0301002_001_01_b.jpg

本网记者 杨亚妮 通讯员 胡栩琦

  “看看阿拉郭巨宁,新旧生活天和地。原来住在猪屎街,衣裳都是布丁打。如今生活比蜜甜,出门好像走进了大花园。幸福路上大家一起奔小康,齐心协力把美好生活来创造。”近日,记者走进郭巨街道东港社区集资房小区,二楼转角边上的房里传出阵阵清脆的快板声以及充满亲切感的郭巨方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里住着的就是当天要拜访的主人公——郭巨街道弄堂宣讲员、文艺骨干汪国祥。

  学快板始于一场“内卷”

  “我叫汪国祥,今年73岁,我是打快板的,哈哈哈……”介绍自己的时候,汪国祥非常谦虚,特别是说起自己打快板这件事,他只是轻描淡写了一句。汪国祥是郭巨街道的弄堂宣讲员,曾担任街道文化站站长,长期致力于创作文艺作品,在众多文艺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是该街道有名的文艺骨干。但他接触快板,却是件偶然的事情。

  “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缘分。”说起学快板的初衷,汪国祥笑道。70年代,汪国祥在黑龙江下乡,结识了一位会打快板的文艺骨干,两人经常相聚一起畅聊。当时这位东北朋友对宁波话极其感兴趣,硬要拉着汪国祥教他,久而久之,他还真学会了不少宁波方言。反之,东北朋友则教汪国祥快板作为回馈。

  “一手拿着大板,一手拿着小板,快板要同时打起来,非常考验双手的配合度,当时学了好几个月才慢慢学会。”汪国祥一边向记者讲解打快板的难度,一边用双手示意。为了早点学会快板,他每天起早贪黑,利用业余时间练习,经过数月,终得以学成。

  每当汪国祥讲起对快板的喜爱时,他的双眼熠熠生辉:“用快板讲故事有趣多了,每次打快板的时候,我都是全身心投入其中,很享受这样的感觉。”

  最早的观众是山和大海

  1979年,从东北回到郭巨之后,汪国祥先在上阳中学当代课老师,后在郭巨粮食站工作。南北文化差异下,当时的人们对快板不是很能接受,“快板太难听了,打快板是乞丐才会做的事。”面对众人的不理解,汪国祥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他每天起早贪黑去总台山和海塘边练习。那时,山和大海是他最早的观众。

  是金子总会发光发热,汪国祥对快板的坚持终于让人们感受到了快板的魅力。2016年,郭巨街道领导提议汪国祥去参加文艺表演,两人创作了快板《共建和谐新郭巨》,将该街道成立以来的变革娓娓道来。因为讲的内容贴合人们的切身感受,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汪国祥也因此脱颖而出,他的快板逐渐走进了郭巨人的心中。

  在那以后,汪国祥先后创作了《赞郭巨》《如今生活比蜜甜》《党的恩情永不忘》等作品,并参与白峰、郭巨、梅山等地的才艺大比拼,他的快板表演也亮相于全区的文艺汇演,深受人们喜爱。

  要创作老百姓喜欢的内容

  “要创作老百姓喜欢的内容!”在与汪国祥聊天过程中,记者时常能听到他说这句话。结合郭巨历史悠久、老年人较多等情况,汪国祥对快板进行了创新,通过朴实易懂的方言,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引起人们的共鸣。他创作的作品大多讲述郭巨的历史、非遗、变化等。例如,他创作的《赞郭巨》就是通过讲述新旧生活的对比,体现郭巨的发展变化;《党的恩情永不忘》讲述的是党的百年风雨历程、丰功伟绩以及在党领导下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

  “汪老师快板的内容都很有趣,也道出了我们的心里话,让我们对家乡更加了解,对生活充满希望。”听过汪国祥快板的村民纷纷称赞道。

  “遇到创作瓶颈的时候,我就会去和人们聊聊天,去了解大家最近关注的人和事,只有走入大家的生活,才能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这是汪国祥的创作方法,也是他一直坚守的创作理念。 

  记者手记:

  当一个人真的热爱一件事的时候,他的眼中是充满光亮的。汪国祥给我们分享他和快板的故事时,非常投入,特别是他拿起快板的时候,立马变成了另一副状态。汪国祥精神饱满的面貌以及铿锵有力的话语感染着我们,透过他的表演,我们看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与尊重。而他那句“要创作老百姓喜欢的作品”,更是启发着同样是内容创作者的我们:我们也应当走进百姓,深入生活,去挖掘并讲好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人和事。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