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以我们的不回家 换患者早日回家
2023-01-28 09:32    记者 刘盈蓉 成百舸 杨亚妮 通讯员 杨梦园 杨文颖

  本网记者 刘盈蓉 成百舸 杨亚妮 通讯员 杨梦园 杨文颖

  每逢过年,“回家”一词总能成为一年一度里,最柔情动人的字眼,能够穿越一整个寒冬的凛冽。然而对于广大医务人员而言,盼望回家过个团圆年,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群身着白衣的普通人,他们在归家人潮中驻足停留,他们在病房诊室里执着坚守,他们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依旧选择忘记自己的疲惫、亲人的牵挂、故乡的召唤……这个春节,对这些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而言,既特殊,又是那么平常。

  没有过年概念的“急救人”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与死神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战场上的前沿阵地。任何时候,这里的“白衣战士”都是严阵以待。1月24日,大年初三,在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的急诊重症室,急诊内科常务副主任占凌峰站在病床头,为重症患者查体、听心肺、观察瞳孔……紧接着,他又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办公室,查看这位患者的病例,并根据当天的检查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在他的办公室里,另外几名医生同样忙得热火朝天,坐在电脑前商讨治疗方案。

  “占医生,抢救室送来了一个病人,您赶紧过来会诊……”手头的工作很快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给打断,占凌峰和同事闻讯赶到另一个主阵地——急诊抢救室。跟随占凌峰的脚步,记者看到,120急救人员紧急送来了一位上腹疼痛的患者,多名医护人员赶紧上前为该患者查体。没一会功夫,又一名患者被推进了抢救室……此时,包括占凌峰在内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忙得不可开交,一刻不得松懈,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生命。

  对于坚守在急诊室的医护人员而言,往往没有过节过年的概念,忙忙碌碌就是他们过年的常态。“我们整个科室约有60多名医护人员,只有极个别回家过年的。其余人员全部正常上班,和平时没什么两样,这也是急诊科最普通的365个日夜中的一天。”占凌峰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急诊内外科每日的门诊量约有200人次,抢救室每天接诊20-30人次。其中,由于市民外出活动频繁,假期饮食不规律、饮酒等因素,这些病患以外伤、胃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为主。

  这些看似平常的急诊数据背后,其实是每一个“急诊人”的默默坚守。“选择了这一行,早就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只要能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让更多患者转危为安,我们就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说话间,占凌峰和科室其他医护人员又忙于穿梭在各个“战场”,为患者的健康扛起自己的一份职责和使命。

  最想看到患者回家团聚

  三年前,疫情伊始前线告急,他们不能回家,白衣执甲、英勇出征;三年间,阻击疫情义无反顾,他们舍下“小家”,星夜集结、风雨兼程;三年后,新冠救治重任在肩,他们不敢回家,最放心不下的是患者,想让患者有“医”靠。

  “老人吃饭要特别当心。精神好点时,多带他到外面走走……”日前,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史佩剑叮嘱患者家属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家属一边认真地听,一边不停地道谢。

  据史佩剑介绍,该患者年事较高,因急性左心衰,伴肺部感染入院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出现了咳嗽、高热和咳痰等症状,好在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几天后,该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得到缓解,并于近期出院回家。

  近期,看着不少患者和家属欢欢喜喜地出院,史佩剑和科室医护人员都倍感高兴。虽然春节期间科室人员大多都坚守岗位,但只要能让患者早日回家团聚,大家都觉得这份坚守充满了意义。

  “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以后,我们科室的床位从48张扩增到80张,科室医生全部都满负荷地工作。我们科里也有来自省外的医生,但基本上大家都选择留下来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史佩剑说。

  据了解,在区人民医院住院病房里,600余名患者不得不留在病房过年。而因新冠感染导致重症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全院收治的新冠患者平均年龄78岁,年纪最大的有103岁。生病的时候,老人们最渴望的就是病床边的陪伴与照料。

  自2022年12月中下旬以来,面对新冠救治高峰,医院的就诊量、住院量大幅增长,全院床位使用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各科室一直超负荷运行。一边是工作量的急剧增加,一边是“战斗性减员”,直面病毒,医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用信念和刚毅坚守岗位,组成阻挡疫情的一道“防波堤”。

  在区人民医院这个有着1426名成员的大家庭中,有382名医护人员的故乡远在外省,最远的来自新疆库尔勒,距离北仑4512公里。面对这个特殊的春节,面对患者们的需要,他们中的大多数坚定地选择了坚守。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