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曹萍萍)1月13日的清晨,北仑室外的最低温度已经逼近0℃。当很多人还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时,一群身着荧光马甲,头戴安全帽的宁波供水人已早早来到装表现场,旨在以最短的时间为方舱临时隔离点打通“生命之水”通道,保障方舱临时隔离点的建设用水需求。
1月12日,市水务环境集团北仑供水分公司收到了区疫情防控办的文件通知,因疫情防控的需求,需在北仑区梅山街道港湾路与盐田大道交汇处搭建方舱临时隔离点,该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属于北仑区应急工程。为了保障方舱临时隔离点的建设,北仑供水分公司为此开通了专门的“绿色通道”,竭尽全力配合全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鉴于此次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和时效性,供水分公司对此次接水任务十分重视,供水分公司经理董向伟、副经理陈海波来到工程现场指导工作,在实地踏勘后拟定装表方案,以满足方舱临时隔离点两路自来水用水需求。
供水分公司梅山营业所所长陈群力虽然身处集中隔离点,依然心系所里的工作,时刻关注着整个接水的动态。在接到分公司指示要求后,联系多方,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并第一时间部署,对管道工和施工班组千叮咛万嘱咐,“疫情当前,我们不能懈怠,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完成装表任务。”由于他处于隔离状态,无法亲自到现场指挥,梅山所锋领党员曹萍萍便挺身而出,扛起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的担子。她同刚入职梅山所不久的新员工小沈,以及管道工班长俞师傅、朱师傅一道来到施工现场,与施工班组交流相关的注意事项。寒冷的风吹得大家的手都有些麻木了,但是施工进度不能停,实在被冻得麻了,就伸出手在嘴边用热气“哈一哈”,或者使劲搓一搓,然后继续投身于施工。
梅山下午的气温变得更低,风也更大了。因为离海不远,装表现场的风呼呼直吹,把路边的旗子都吹得七倒八歪。供水分公司副经理陈海波在处理完值班任务后第一时间赶赴施工现场,为在一线顶着严寒施工的管道工和施工班组加油打气,“这么冷的天,你们辛苦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你们自己也要注意保暖和安全。”北仑发生疫情后,陈海波便“以单位为家”驻守在分公司,连续值班十多天,每天就睡在办公室的单人午休椅上,但是在他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疲惫的神情。
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梅山营业所在1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了方舱临时隔离点的装表通水,大家心里头紧绷的弦总算可以稍微松一松了。疫情给北仑区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在疫情与严寒的双重考验下,宁波供水人用实际行动再次跑出“加速度”。疫情虽在,服务不减。在全民战“疫”中,宁波供水人站在抗击疫情、保障民生的最前沿,彰显着水务人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