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 谱写现代化一流强区新篇章
——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解读(一)
2021-12-27 11:16    记者 李平

  记者 李平  

  编者按:区委书记潘银浩在区第九次党代会上,作了题为《锻造硬核力量 打造一流强区 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的报告。报告立意深远、求真务实,总结了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五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并对今后五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为北仑今后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不仅是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行动指南,更是北仑迈向开发开放新征程的行动纲领。为更好地学习贯彻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精神,凝心聚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谱写现代化一流强区新篇章,本刊记者采访了参与报告起草的区委政研室相关负责人,对报告内容进行解读。

  北仑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殷切期望之地,是肩负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硬核力量、承担开发开放重大战略使命之地,也是中央和省市倾力支持、寄予厚望之地。回首过去,北仑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不断创造奇迹,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勇立潮头,在每一次变革中率先领跑。站在北仑开发开放的历史新起点,区第九次党代会要求要以“迈步从头越、再造新北仑”的气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昂扬状态踏上新时代赶考之路,奋力推进北仑各项事业迈上更高水平。报告开篇就写到2020年3月29日这一载入史册的重要时刻。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亲临北仑考察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北仑在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全区上下高度统一,斗志高昂,成为全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两战赢”的标杆区。

  一组硬核数据

  彰显过去五年成就

  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区委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向着全国一流强区前列迈出了坚实步伐。这五年,北仑对标对齐,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精心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全社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充分激发。

  放眼全局谋一域、谋好一域为全局。五年来,我区谋深谋实,创新实施“双城”战略,抓住“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机遇,提出打造现代化临港智创之城、国际化滨海秀美之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导向更加鲜明。同时,强本强基,大力调整“三大结构”,强力推进“三个北仑”建设,加快优化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着力破解瓶颈制约,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支撑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的拼搏奋进结出累累硕果,全区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集中体现在这组硬核数据上:主要经济指标中,有十个指标位居全市第一,其中外贸进出口总额、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位列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居全省前列。

  下面这组硬核数据,则彰显着北仑今后强劲的发展动能:中海油LNG二期、东华能源、吉利梅山整车等项目建成投用,投资总额近1400亿元的35个项目实现签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全区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单项冠军企业达到35家;人才工作跃居全市前列。“青年北仑”建设成果丰硕,近三年青年人口净增6.3万人,青年人口占比由不足30%提升至35.7%,北仑正成为青年发展的引领区、示范地和理想城。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五年来各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加强,这也是北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

  秉持“人民至上”理念

  五年的发展富有“温度”

  发展为民、发展惠民,这是发展的初衷和目的。五年来,北仑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发展惠民,民生福祉稳步改善。

  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投入,不仅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民生热点,也是党和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五年来,全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充,完成27个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工程。为了让百姓看病更便捷,开工建设区医疗中心,完成宗瑞医院改扩建、小港医院扩建等工程。老有所养也更有保障,户籍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着千家万户,五年来,北仑净增就业岗位6万多个,获评“全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五年来,北仑的人居环境加快优化,空气质量年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PM2.5浓度年均值降至20微克/立方米,走出了一条临港工业集聚区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开展“两整两提”行动,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55个、小微园区39个,建成生态河埠头329个。培育新时代美丽乡村135个,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突出滨海特色、促进城乡一体,规划建设“精品线”11条,“精特亮”创建走在全市前列。

  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5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8个,为宁波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作出了北仑贡献。

  “六问”直击困难挑战

  报告绘出发展新蓝图

  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求真务实。报告中发出的“六问”直击困难挑战:面对锻造硬核力量、自贸片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布局,我们如何承担新使命?面对开发区整合、北仑全域统筹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如何激发新动能?面对要素支撑趋紧、发展空间受限,我们如何“倒逼”出新优势?面对竞争格局之变、发展动能之变,我们如何赢得新位次?面对人民群众更高要求、更多向往,我们如何回应新期待?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如何激发新斗志?这“六问”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为破解这些困难挑战,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决担当锻造世界一流强港硬核力量战略使命,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红色根脉”的坚定守护者、“八八战略”的忠实践行者、重要窗口的优秀建设者、“人民至上”的不懈奋斗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探路者,努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奋力谱写现代化一流强区新篇章。

  报告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在高标准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基础上,港口、产业、城市、人文融合发展,开发区体制优势、自贸试验区开放优势、高端制造产业优势、城市临港滨海优势充分发挥,基本建成产业高端、文明典范、生态宜居、善治智治、共富共享的临港智创之城、滨海秀美之城,成为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高能门户。到2026年,力争全区生产总值超过32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1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超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强化全域功能整合

  加快格局重塑重构

  北仑凭借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大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北仑临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新兴高科技产业日益集聚发展,越来越深入地嵌入到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条中。我国工业化的进程远未结束,北仑工业经济做强做大、转型升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发展进程的加快,北仑的土地、水等资源要素制约越发明显,再加上区域环境容量等方面的限制,都对今后发展产生较大制约。当前急需,同时也到了强化全域功能整合、加快格局重塑重构,拓出新的发展空间、集聚新的发展动能,尽快大幅提升区域发展能级的关键时刻。可以说,此举必定会对北仑区域今后和未来的发展产生化学反应、化学变化,是北仑继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开发区与北仑区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体制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时期的开启,从而打造北仑发展历程中的3.0版本。这是北仑今后五年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北仑再造开发开放新优势、再启发展新征程的点睛之笔。

  今后五年,全区要紧紧围绕“锻造硬核力量,打造一流强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总体目标,在战略上统筹好“稳”与“进”、“量”与“质”的关系,在战术上对标一流、争先进位,项目化、清单式推进大清理、大整治、大攻坚,努力推动区域规划大统筹、发展空间大腾挪、港产城文大融合、开放优势大重塑、交通体系大构建、城乡品质大跃升、数字变革大推进和干群士气大提振,奋力开创全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为完成强化全域功能整合、加快格局重塑重构这一战略任务,报告提出了实施路径和主要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按照港产城文融合、区域融合、城乡融合、人与环境融合的基本要求,抓住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自贸试验区创新改革、数字化改革的大好机遇,加快推进北仑全域发展格局重塑重构。

  统筹全空间、全要素、全产业,编制和实施新一轮北仑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推进空间重塑。重点推动凤凰城成为自贸试验区新地标、滨江新城融入宁波主城区和甬江科创大走廊、梅山湾新城成为宁波海洋中心城市标志性板块。加快推进灵峰现代产业园、芯港小镇、临港经济示范区、梅山先进制造产业园、大榭高端新材料产业园、小港高端精密产业园、中国——中东欧国际经贸产业园等产业新平台建设。推进“三纵三横”区内高速路网建设,有序推进地铁2号线、6号线、南外环高架东延、富春江高架快速路等项目,促进市内快速交通及早延伸至柴桥、春晓、梅山等东部地区。

  统筹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国际供应链创新、推进“链条”重构。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梳理重构全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和自贸片区的引领作用,强化上下游对接、国内国外衔接、产创融合、两业融合,推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产业大循环,着力打造“油头化尾”、集成电路、汽车关键核心部件、高端模具等标志性产业链条,增强区域产业链接力、资源配置力、创新驱动力。

  统筹国土空间整治、要素资源整合、保障机制创新,推进要素重组。继续开展“腾笼换鸟”、低效地改造,鼓励企业自我更新,变存量为增量;加快推进节能减碳、转型升级,变压力为动力。加强国土空间的立体开发利用,探索推动项目上楼、设施下地、车间进山。推进双轨关联、先租后让、弹性供应、M0用地模式创新,全面推广“标准地”制度。建立投资密度、创新力度、产出强度等多维评价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