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数字化赋能,治水更有智慧
2021-12-16 09:25    记者 沈焰焰 通讯员 董沙沙

  本网记者 沈焰焰 通讯员 董沙沙

  “嗡嗡嗡……”趁着天气晴好,自带热感成像的无人机又出动巡河了。在岩河通途路南河光明领尚小区附近,实时图像上出现了小片紫红色,意味着这段河道的雨水排口可能存在异常排放现象。很快,小型机器人到达了现场,钻进管道开始排查。有了这些智能小助手,治水效率可谓事半功倍。

  近年来,北仑以数字化为引领,从监测、诊断、治理三方面着手,构建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能化水环境治理闭环,实现了从“监测、监控”到“预警、诊断、评估、决策”的全链条高效治水。

  北仑水系发达,境内共有各类河道535条,临港工业高度集聚,治水工作挑战颇多。固定监测和流动监测相结合的“天水一体”智能监测网,是高效治水的基础。我区梳理了区内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各种污染源信息,投资500万元建设物联网水环境在线综合监测系统,在固定监测点开展自动化水质监测。

  阳光下的河面,波光粼粼,一艘黄色的小船稳稳前行。这就是在水里游的“侦察机”——无人船,船只搭载了水质监测传感器、专业声呐、高清摄像头等设备,能够实时连续采集水质数据,实现远程“贴水”巡河。“它可以边走边测,通过声呐扫描,摸清河道周边的暗管以及沿河两岸污染排放情况,然后框定污染范围。我们会在这个范围内的排口中悬挂低功耗物联网,通过物联网电导率数据分析,判断排污口健康状态,最终锁定有问题的排污口。”北仑生态环境分局水环境科科长周航介绍。

  热成像无人机则是在天上飞的“千里眼”,能够全方位、无死角地巡查河道,弥补了传统人工巡河“有些地方过不去”“有些地方看不到”的短板,降低了巡河难度,提高了巡河效率。

  “这就建起了摸清水质的‘天罗水网’,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找到源头,为下一步精准治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周航说,找到有问题的排污口后,再由小型机器人进入管道内查找修补漏水点,给雨(污)管网做“肠镜”,“透视”地下管网的健康情况。

  在监测、诊断的基础上,依托智能治水平台,把实体的治理链连上大数据,结合河网一张图、管网一张图、排口一张图,实现水环境问题分析、工作成效、任务进展的可视化展示。对于发现的问题,推行项目化制度,能立整立改的交办给责任单位,不能立整立改的形成问题清单后5个工作日内确定整改项目具体实施内容、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截至目前,除立整立改的外,共发现48个水环境问题,其中41个问题已整改到位。

  “智能化治水将整个过程放在一条随时可看可控的链条上,帮助我们更及时地发现问题、更快速地解决问题,将治水工作推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周航表示,截至目前,北仑11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和9条入海河流水质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全部达到III类水标准,达标率和优良率实现双100%,水环境质量持续得到巩固,三度获全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银鼎”。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