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念兹在兹为民情
——记区人大代表、上史村党支部书记史永苗
2021-11-09 09:24    记者 张晔 李迎春 通讯员 贺陈红 付玉晓

  本网记者 张晔 李迎春 通讯员 贺陈红 付玉晓

  “我是人民群众选出来的,就应该当好人民的贴心人,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史永苗平实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自2016年当选为区九届人大代表后,这位柴桥街道上史村的“老书记”就自觉肩负起群众的期盼和嘱托。他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情民意,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谏真言、献良策,在努力提升上史村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同时,也彰显着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心系群众 情暖民心

  “群众有所呼,我必有所应。”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一名人大代表,心系群众冷暖,怀揣百姓喜忧,已成为史永苗始终牢记的承诺。这些年,史永苗提了很多代表建议,尤其是关于调整柴洪线709-1路线的建议,他至今印象深刻。

  柴洪线已开通近十年,但是一直没有公交车停靠上史村,离上史村最近的公交车停靠站点大概200米,最远的有800米。“虽然这段路不长,但是村里老年人居多,特别是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去柴桥菜场买完菜回来,下了公交车,还要拎着东西走这么一段路,确实很辛苦,有不少村民反映希望公交车能停靠在近一点的地方。”村民们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史永苗想要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的心也日益迫切,“虽然只是几百米路,但是涉及村民们出行,就不是一件小事。”

  征求村民意见、多次实地走访、来回乘坐公交车……为了让村民们实现在家门口就能坐上车,史永苗连续“折腾”了几个礼拜,经过前期充足的准备,在区人代会上他提出了关于调整柴洪线709-1路线的建议,该建议也得到了区人大常委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会后,区交通运输局、公交公司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单位多次来到上史村实地考察,并合理规划了公交路线。

  去年开始,公交709-1新增了上史村站点,站点就设置在上史村老年协会,站牌上写明了公交车到站的具体时间,村民们只要看好到站时间,提前从家里出来就能坐上车。“确实比之前方便多了,以前站点比较远,我要是拎着重的东西,要在半路上休息好一会儿才能走到家,现在一下车走几步路就能到家,方便多了。”市民史大伯乐呵呵地说道。

  困扰村民已久的出行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史永苗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算落了地。他说,现在依然记得公交车正式停靠上史村站时的情景,那天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更加坚定了他要当好一名人大代表的信心和决心。

  为民迢迢 履职不停

  “无论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还是一名基层干部,在平时工作中都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史永苗说,他的“履职经验”其实很简单,就是多听多看。平日里,一有空闲时间,他就会带上小本子到村民家中、到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听最真实的声音,做“接地气”的实事。

  上史村的村民们喜欢在河边洗衣服,史永苗就跑东跑西为村民们“跑”来了生态河埠头,让村民们有了更舒适的洗衣洗物场所;村民反映村里没有活动场地和文化礼堂,他便筹集资金200余万元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村子杂草丛生影响整体环境,他主动带着党员干部一起清理;村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他紧跟乡村振兴的步伐,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村里几条坑坑洼洼的泥路,现在已经旧貌换新颜,条条柏油马路通向北仑城区……这些年,史永苗用真情和实干架起了与群众的“连心桥”。

  在史永苗看来,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自成为人大代表那一刻起,我就暗下决心,要当好老百姓的‘传声筒’,及时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年,史永苗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的承诺。为民迢迢,步履不停,史永苗说,“只要老百姓需要,我就会坚持做下去。”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