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全力打造青年人才集聚高地
2021-11-04 09:11    通讯员 侍念 聂梦琦 本网记者 严健中

  通讯员 侍念 聂梦琦 本网记者 严健中

  自2019年我区启动“青年北仑”建设以来,区人社局及时行动,锚定青年群体,第一时间推出“十城百校”全国引才活动,举办“青年北仑·立业之城”系列主题活动260余场,持续做大做优青年增量,重塑青年人才生态。三年来,已成功对接全国13个省份50个城市的150余所高校、35家人力资源机构,为区内800家次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共引进青年人才5万余人,有效优化了我区的人力资源组成和人才结构。在2020年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发起的全国城市最佳雇主评选中,北仑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区(县市)荣获“2020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奖”。

  舍小家 保大家

  打响“青年北仑”就业金招牌

  作为“青年北仑”建设的先锋队,区人社局成立“人才先锋”青年建设工作党员突击队,队员由5名“90后”党员组成,平均每年出差飞行距离在3万公里以上,常年在外“跑马圈地”,不断拓展我区的人才基地版图,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青年“活水”。

  每年3-5月、9-11月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旺季,也是他们最为繁忙的时期,这个时候很难在办公室碰到他们。“9月下旬以来,我们还没有休息过,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为了给人才提供最大的方便,我们周末一般都是安排重要的对接活动,以便取得最好的效果。有时候,我们的行李箱里都会备足不同季节的衣服,一个行程结束了,直接飞到下一个站点。” 区人社局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倪海翔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如今“青年北仑”的品牌形象已在各大高校深入人心,每次对接活动现场都是人流涌动,形成了独特的“北仑现象”。“毕业生们对于‘青年北仑’早已印象深刻,每次北仑区组织的招聘会我们基本不用发动,学生都会自发参加,求职热情很高。”陕西理工大学就业处仝处长表示。

  搭平台 促创新

  谋划“青年北仑”发展新思路

  人才工作,“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基于我区的产业结构特色、企业竞争力、区域环境等综合因素,在开发建设人才基地过程中,我区主动求变,创新引才策略,优化引才线路,实施“错位引才”方针,在人才资源密集型的大型中心城市对接基础上,加大周边中小“卫星”城市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充分挖掘人才资源。

  目前,已成功构建以西安、哈尔滨、合肥、南昌、长春、兰州为核心的六大人才“卫星城”片区,初步形成“一主多副”引才格局,为“青年北仑”建设提供稳定的人才输出。截至目前,共对接“卫星城”高校60所,签署合作协议35份,建立战略引才合作基地15个,每年引进青年人才3500余人。

  除此之外,区人社局大力实施技能提升行动,推行“以券促培”培训模式,组建技能提升网,面向青年企业家、青年专技人才和青年技能人才发放职业培训券,推出“2155”人才培训工程,助力产业技能人才全面成长。首期发放价值1000万元培训券,已开展各类技能提升项目91个,惠及174家企业的2000余名职工。推行“青年就业不打烊”活动,依托北仑区自主孵化的校园精准数字化就业平台“慧就业”,为区内企业提供线上直播、校企对接、雇主品牌打造、签约鉴证等全流程人才引进服务,目前已上线240家单位,发布岗位1320个,初步构建起立体化全国引才平台。

  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雷女士表示,“通过参加线上直播招聘和大庆等地‘卫星’城市的线下对接,我们目前已经入职了15位毕业生,效果非常好,基本满足了我们今年的用人需求。”

  此外,我区还成立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服务联络站,为青年人才的引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安徽省涡阳县共建宁波市首家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战略合作市场,为北仑区企业赴当地开展人才对接提供属地支持。

  聚重点 出实招

  推进“青年北仑”服务精准化

  我区中小企业众多,规模大小不一,且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中上游,没有终端产品,在行业外知名度有限,甚至很难叩开高校的招聘大门,这也对区内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出现了人才断层现象。鉴于此,区人社局进行靶向会诊,充分调研企业需求,推出中小企业人才“出海”行动方案,制定“360”人才专项攻坚计划,自2019年起,用3年时间,借力区人社局的基地资源,推动60家行业内龙头、单项冠军、“小巨人”等特色中小企业与60所高校进行深度的校企融合,以期达到“前期外部输血、后期自我造血”的良性引才格局。此外,每年邀请40余所高校来北仑与企业深度对接交流,依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全面开展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截至目前,旭升汽车、创元信息、科元精化、德业科技等用人单位与黑龙江、陕西等地高校开展的合作均取得了显著效果,企业的人才需求得到有效缓解。

  “我们企业本身体量比较小,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研发型人才,以前出去招聘,不是校门难进就是效果很差,企业原有的人才储备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自2019年参加对接以来,我们逐步找到了适合的高校,每年在陕西理工大学招聘30多位毕业生,后期还会与学校探讨更多的人才合作形式。”宁波创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