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守护红色信仰
——寻访张人亚党章学堂
2021-05-20 09:36  

  本网记者 王珏 通讯员 支倩君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在动荡的战争年代,是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抛家舍业,前赴后继地投身革命,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的解放。他们用鲜血筑起城墙,用信仰托举希望,百年后,他们的故事历经世纪更迭岁月沧桑却依旧熠熠生辉,化为一道道红色的印记,烙在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中。

  在北仑霞浦,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人离开家乡投身革命,为了保护珍贵文件,他的父亲将这些文件藏在青年人的假死墓中,保存住了革命的火种。这对父子就是张人亚和他的父亲张爵谦。

  5月13日上午,记者随同张人亚的侄子张志成老人和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胡岳成老人一起,走进张人亚党章学堂,探寻身边的红色故事,回顾北仑大地上的这一段红色历史。

  一个家庭两代人的反向接力

  为的是远比家大无数倍的国

  在去往张人亚党章学堂前,记者陪同两位老人先来到了距离党章学堂一公里外山间的张人亚衣冠冢,这座衣冠冢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吹雨打,山河变迁,前来祭拜的人却从未停歇。

  张人亚,原名张静泉,1898年出生在宁波市镇海县泰邱乡(今北仑区霞浦街道)的一个农民家庭。16岁那年,他来到上海,在银楼当了一名制作金银饰品的工人。那时的上海不仅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也是思想最活跃的城市。

  “张人亚家里一共有兄弟姐妹七人,虽然经济困难,但父母还是尽量供他去上学,读到中学两年级,实在拿不出钱了,就在别人介绍下到上海去学生意。张人亚因为年纪轻,对新的思想很容易能接受,在无意之中就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张志成回忆道。

  1921年,张人亚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宁波人。他最初的革命活动,是主持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进而领导上海金银业的罢工斗争。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整个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中,此时张人亚还存有一批党的重要文件和文献,为了这批文件的安全,他决定将它们转移到镇海乡下的家里。

  “这批文件对党来说非常重要,他就带到乡下,对爷爷讲,这个东西你一定要帮我保管好,这是比我生命还要紧的东西,等我从外地回来了是要来拿走的。”张志成说。

  思考再三,张人亚的父亲张爵谦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对外佯称张人亚已经逝世,为其修一个衣冠冢,将文件放在墓穴里。为了防止纸张受潮霉变,他还用油纸里三层外三层地把文件包裹起来。

  “为了安全,就把碑文上的静字去掉,单刻一个泉字,变成张泉,这样别人来找就找不到了。”张志成边说边伸出手擦了擦墓碑,两位老人一起向衣冠冢献花,并深深鞠躬。

  新中国成立后,张人亚的家人把从墓穴中取出的文件书报和照片上交给国家,这批由张人亚生前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下来的革命文物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珍藏的《共产党宣言》、中央档案馆珍藏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决议案》和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决议案和宣言》,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数十年来,张氏后人一直都在苦苦寻找张人亚的下落。直到2005年,家属查到一份1933年1月7日的《红色中华报》刊登的悼词,才知道张人亚早已因公殉职。

  原来,1932年12月23日,时任中华出版局局长兼总发行部部长,兼任中央印刷局局长的张人亚带病从江西瑞金去福建长汀检查工作,途中因病逝世,时年33岁。

  5200平方米的党章学堂

  纪念的是传承不熄的红色初心

  离开衣冠冢,记者又随同两位老人一起来到张人亚党章学堂进行参观。

  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上海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期间,看到了一大会址纪念馆镇馆之宝——一本1920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当习近平总书记了解到,这是由一位共产党人交于他的老父亲并由老父亲藏于其衣冠冢才保存下来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连声称赞“这很珍贵”,他还强调“这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要保存好,利用好”。最后,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问解说:“那么你说的那个人呢?”

  总书记的这一问,问出了全中国上下许多关心此事的人的心声,“那么那个用生命去保护这本革命书籍,使得其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的同志,是谁?”也正是总书记的这一问,在国内掀起了探寻张人亚的热潮。

  “要想了解张人亚的事迹,最快速的办法就是来张人亚党章学堂走一遭。”张志成边说边看着党章学党初心与使命展厅里一张张或熟悉或略带陌生的照片,这个展厅详细讲述了张人亚在革命低潮时期把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从上海秘密带回北仑霞浦交由父亲秘藏下来的故事。

  张人亚党章学堂位于霞浦街道霞浦中路210号,总占地5200平方米,室内面积3700平方米,全面展示了党章守护人张人亚的革命历程、保存的珍贵文献、中共党章和党纪的沿革,一本本泛黄的遗物文献,一段段历经沧桑的事迹片段,诉说着张人亚的一生。

  “张人亚用生命守护的这批珍贵的文物一共有36件,它们如今分别被保存在国家博物馆、中央档案馆和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纪念馆,而这些文物的复制本则被保存在我们张人亚党章学堂里面,供后人参观学习。”张人亚党章学堂解说员童思琪介绍道。

  “这一批早期的共产党员,他们抱着伟大的理想,想要把中国人民解放出来,经过他们不懈地努力,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国家终于站起来了,国家强大了,老百姓富裕了,人民才真正得到了幸福。作为中国人,我要由衷地向他们致以革命的敬意,没有他们也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今天。作为党员,我们要好好学习张人亚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努力为老百姓们办实事、办好事。”在参观完张人亚党章学堂后,老党员胡岳成动情地说。

  如今,张人亚党章学堂已经成为北仑的红色地标,也是浙江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党员群众前来学习参观。

  “张人亚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辉煌的一生,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生动写照。我们会以弘扬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为己任,希望能让更多的人,通过参观学习,了解人亚的革命故事,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童思琪说。

  记者手记

  在整段行程中,两位老人从面带微笑到眼角含泪再到目光坚定,面对这段历史,他们是阅读者,但红色信仰永不熄,对于共产党当下的建设和红色初心的传承,他们也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

  从张人亚党章学堂出来,两位老人握手轻声道别,他们的眼中有着同样的信仰和坚定,一如50年前,胡岳成老人在带上党徽宣誓时,眼中饱含的报效祖国的决心,又如70多年前,张志成老人还是个半大孩子时,听家中长辈谈起叔叔张人亚的英雄事迹,眼中闪烁的坚定的传承之心,再或者,在更早更早之前,面对漫天的炮火和未知的苦难,那个叫张人亚的青年,在嘱托完父亲离开家门的时候,心中怀着的也是这样的一份坚定吧。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