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2020年北仑气候公报》出炉
年日照时数偏少 降水季节分布不均
2021-02-24 09:02  

  本网记者 阮筱 通讯员 潘灵杰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天气舞台亦是如此。说起对2020年北仑气候的印象,很多人觉得还算舒适,也有人感觉有点偏热,这都没错。近日,区气象台发布《2020年北仑气候公报》,这份对于过去一年北仑天气状况的“体检报告”显示,去年我区气候总体呈现“气温偏高、年日照时数偏少、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影响台风小且弱”等特点。此外,公报还揭晓了2020年我区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入选去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的有:年均气温破纪录,日照寥寥雨不均;有史以来最暖冬,冬季时节雨绵绵;冷暖气流交汇频,春季大风冰雹现;梅雨典型来势汹,雨多日长创极值;7月首次无台风,副高过强是主因;影响台风少且弱,“黑格比”风大雨小;夏秋持续气温高,降水偏少旱情现;港城一夜冬风扰,冬季迟来初雪至;年尾寒潮气温低,严重冰冻大风强;空气质量渐向好,各项指标数值降。

  热:年平均气温偏高,创历史极值

  据该气候公报显示,2020年平均气温18.5℃,比常年偏高1.6℃,创历史极值。除7月和9月外,其余月平均气温均高于历史同期。

  不仅年平均气温高了,高温天数也多了。2020年,春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2℃,为历史第二高,日最高气温达34.9℃,突破5月上中旬极值。夏季平均气温27℃,较常年偏高1.3℃,高温日25天,比常年偏多12.2天,极端最高气温38.2℃;8月高温日15天,历史第二多。秋季平均气温17.5℃,比常年偏高0.9℃。冬季是我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冬季,平均气温9.6℃,比常年同期偏高2.8℃,创历史最高,低温日数仅3天,创历史最少。

  雨:年降水量多,季节分布不均

  评估气候状况的另一重要指标是降水。据该气候公报显示,年降水量1504.9毫米,比常年偏多157.7毫米。年内降水不均,1月、6月异常偏多,8月起总体偏少。

  2020年有没有感觉梅雨期更长了?据该气候公报指出,5月29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梅雨期50天,与常年相比多27天,先后经历9轮明显的集中降水过程,平均梅雨量539毫米,区域分布410—790毫米,呈西多东少态势。国家气象站550毫米,约为常年2.4倍,创有气象记录以来梅雨期最长、梅雨量最多的纪录。

  冬季累积降水量416.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94.5毫米。1月降水量192.6毫米,比常年偏多72.6毫米,为历史第二多;降水日数16天,比常年偏多4.2天。

  与冬季不同,夏季8月6日至25日,连续20天无降水。秋季累积降水量183.6毫米,比常年偏少50.9毫米,其中10月至11月累积降水量仅57.4毫米,11月3日至11月19日连续17天无降水。8月起夏秋连旱,我区出现中度局部重度气象干旱。

  风:无严重影响台风,较常年明显偏少

  能有这样风调雨顺的天气,不得不提一下去年的台风。2020年无严重影响台风,仅4号台风“黑格比”达到影响台风标准,较常年明显偏少。

  “黑格比”影响特点为风大雨小,沿海海面出现9—11级、港区8—10级个别11级、内陆6—8级个别9级大风;过程面雨量35毫米,3个街道超过50毫米,最大柴桥59.3毫米。8号台风“巴威”、9号台风“美莎克”和10号台风“海神”均为远海北上台风,仅沿海海面出现8—10级大风。

  由于异常偏强的副热带高压,7月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无台风生成,为1949年以来首次出现。2019年秋季厄尔尼诺事件是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范围偏大的主因,强劲的偏东气流导致南海及菲律宾以东热带洋面对流云团活动较常年同期偏弱,不利台风生成。

  寒:年尾气温低,严重冰冻大风强

  受寒潮影响,2020年末遭遇严重的低温、冰冻、持续大风天气。48小时日平均气温降温幅度达12.8℃,31日最低气温普遍-3~-5℃,其中城区-4.8℃,小港茅洋山-7.8℃,出现严重冰冻,给我区造成一定影响。

  12月13日至14日,受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雨雪和大风过程,12月15日最低气温降至1.6℃,沿海海面出现8—10级、港区7—9级、内陆6—8级偏北大风。14日入冬,比常年晚10天,14日夜里出现初雪,九峰山、太白山等地出现降雪并有积雪。

  12月29日傍晚起至31日早晨,我区出现持续沿海海面9—11级、港区8—10级、内陆7—9级偏北大风,沿海区域9级以上大风持续时间40余小时,内陆区域8级以上大风持续时间30个小时。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