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学苑社区打造城市基层党建融合体
“红立方”凝聚社区治理新力量
2021-02-20 09:40  

  本网记者 周佳贝 通讯员 何嘉莉

  大碶街道学苑社区成立于2004年9月,是典型的拆迁安置型社区,常住人口3万余人。辖区内有宁职院、明港中学、博平小学等5所学校,大润发、天港大酒店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

  学苑社区党委以“红立方”党建为引领,通过组织优化、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机制保障、科技支撑等六个方面的社区治理新举措,形成了更加开放融合、整体效应更强的“红立方”城市基层党建融合体。

  “四微”品牌

  打响民族工作金名片

  近日,学苑社区牵手职业导师,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留仑过年活动,共同走访辖区内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他们组织迎新年茶话会,并将一个个“新年礼包”送到留仑学子的手中。大家一起吃年夜饭,拉家常、聊生活,让留仑学子体会家的味道,安心过年。

  “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异地过春节,政府部门、学校老师送来了很多的关怀,让我感到在北仑过年像在家一样温暖。”少数民族学生麦麦提木沙·卡地尔说。

  像麦麦提木沙这样在北仑收获归属感的少数民族居民还有很多。学苑社区覆盖宁职院新疆班和明港中学内高班,有91个少数民族户籍居民,近800个流动少数民族居民。近年来,学苑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率先在全省开展民族“四微”建设试点工作,以“微组织”“微热线”“微平台”“微窗口”,为辖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社区党委下设少数民族党支部、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等,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就业创业、生活保障、就医就学、居民养老、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一站式服务。

  同时,社区也为少数民族居民搭建起多元个性的发展“微平台”——“个人提升平台”提供文化技能培训、教育实践机会;“就业创业平台”提供生产经营支持;“交流交融平台”提供多元化的才艺、服饰、民俗文化展示机会;“志愿反哺平台”组织少数民族志愿队伍,引导民族同胞参与城市建设,共建美丽的“第二故乡”。

  据了解,学苑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街道”“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

  “三网”融合

  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

  “因为噪音问题,我和楼下的住户引发了矛盾,但难以彻底解决。”中河丽园小区一住户说,“社区民警、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耐心劝导我们两家,终于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学苑社区有耀华家园、香榭家园等14个居民小区,像噪音纠纷这样的小区治理问题,也在近几年得到了显著改善。

  社区以“红立方”党建为引领,实现党建网、社会治理网和警务网的“三网融合”。社区党委结合区域情况,将辖区划分成11个网格,由各级党员担任网格长、网格信息员,构建强有力的“党建网”;牵头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加入大党委中,由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大党委兼职副书记或兼职委员,延伸成“社会治理网”;将学苑警务室转化为一张有力的“警务网”,以“三网融合”把社会管理末梢延伸到最小的管理单元——网格、小区、楼幢和居民户,从强化治安、协调矛盾、解决争议等方方面面,打造“和谐学苑”。

  在“三网融合”下建立的“阳林工作室“,为社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社区民警、党委兼职副书记沈阳林开通24小时“阳林热线”,累计接待群众360多人次,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160余件,切切实实为居民解决生活难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阳林大哥”。

  医防联动

  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社区有很多老年人,健康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学苑社区党委书记胡碧慧说,“我们一直在做老年人疾病护理与防治工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老年人防跌倒”系列活动就是其中一项。社区自去年12月开始,以65—84岁老年群体为关怀对象,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一对一”提问、平衡能力测试的方式,为老年人评估体能,医护人员再针对不同老人的具体情况给出专业建议。社区坚持通过开展系列健康教育小组活动,针对性地教授老年人防范及处理跌倒的技巧,增强老人预防意识。

  学苑社区以党建引领、支部结对的形式,做好社区慢性病管理,为老人、病人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社区联合宗瑞医院、人民医院党支部建设了“慢病医防融合工作室”,以“六师共管”的形式,为居民、患者提供诊疗、用药、护理、营养、健康“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