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张人亚党章学堂:
初心如磐 薪火相传
2021-02-02 09:14  

  本网记者 周佳贝 虞海波

  编前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日起,本刊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通过记者蹲点采访的方式,深入实地探访百年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地、重要文物遗迹等,全媒体展示北仑各地的红色印记、历史遗迹、发展亮点,在新时代唱响北仑声音,讲好北仑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张人亚,原名张静泉,1898年出生,北仑霞浦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他曾战斗在龙潭虎穴——“四·一二”后的上海,担任过上海地区党中央的内交科长;他担任过中国革命互济会全国总会主任;他为党中央秘密筹集过大量活动经费;他是第一届中央苏维埃政府工农检察委员、中央出版局局长和印刷局局长;他为党保存过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献,被誉为“党章守护人”。

  1月的最后一天,冬阳暖照,恍若初春。

  在霞浦街道张人亚党章学堂,宁波市新闻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百年征程,恰是风华正茂。

  “我虽是带小资产阶级性的手工业工人,可是我的境遇已够使我忠于无产阶级。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头脑,过去的事实已告诉我了,所以我加入共产党,并不是偶然的事。”这是张人亚在苏联留学期间亲笔写下的一段话,也是让张人亚党章学堂“90后”讲解员童思琪最难以忘怀的一段话。

  自2017年开馆至今,3年里,她接待了4000余批次游客,为近15万人次提供初心教育服务,最远的甚至来自西藏。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自杭州的老师,在参观后深受感动,邀请她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为杭州的孩子带去了一堂生动的“张人亚精神公开课”。

  “信仰之路,历久弥坚。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讲解好、宣传好张人亚故事,让更多人了解、熟悉红色文化。”童思琪说。

  1927年冬,大革命失败,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已经成为工人党员的张人亚因放心不下手上的一批党内文件书刊,就将这些资料秘密带到宁波老家,托父亲张爵谦代为保管。

  老人在长山岗上修了墓穴,将这些重要的文件资料存于这个衣冠冢里。为了掩人耳目,还特意在墓碑上少刻了一个“静”字,对外则佯称“儿子在外亡故”。直到上世纪50年代,自感时日无多的张爵谦将“衣冠冢”这个秘密告诉了三儿子张静茂,并嘱咐他将资料交还给国家。秘藏的文物分别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珍藏,其中一级文物20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20件。

  “其中就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章》,是中共二大唯一存世的中文文献,目前珍藏于中央档案馆。”北仑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盛光杰表示,张人亚从一张北仑名片,成为宁波品牌、浙江品牌,他深感欣慰,“我们力争能在今年5月出版一部《张人亚传》,较为完整地挖掘他的生平事迹,讲好建党百年的红色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张人亚奋斗担当的精神。”

  1932年,张人亚因长期带病工作,牺牲在了长汀回瑞金的路上,享年34岁。1933年1月7日的《红色中华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追悼张人亚同志》的文章:“人亚同志已死了,这是我们革命的损失,尤其是在粉碎敌人大举进攻中徒然失掉了一个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

  《信仰的足迹——寻访张人亚》一书的作者彭素虹,曾沿着张人亚的初心印记,来到过瑞金这片他最后战斗的地方,被张人亚坚定的信仰、强烈的爱国情怀所震撼,将对革命先驱的感佩之情诉诸笔端。“作为媒体人,我们要牢记理想担当,继续把张人亚故事挖掘好、传颂好,影响和带动更多人,扛起使命担当。”彭素虹表示。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