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信物
2022-07-01 08:35    童鸿杰

□ 童鸿杰

周末回家,母亲正在整理抽屉。

一张泛黄的纸张,看着像普通的收据。母亲拿着,却唏嘘不已。仔细看,是一张入团通知书。签发的日期,是1966年9月27日,距今已半个多世纪。

签发通知书的,是当年的下邵人民公社。接到通知的,除了母亲,还有大舅二舅和几个村里的年轻人。五十多年前,一群团员围在一起握拳宣誓的场景,想起来,就让人感动莫名。

有些好奇,问了母亲入团后的经历,她却笑而不语。父亲在旁边接过了话题,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体”。“去去去,你当时可没我积极。”母亲的嘴角,浮现了一丝得意的气息。

再三问起,母亲总算说了一些经历。那一年,为了参加公社的宣传队,母亲和几个团员一起日夜排练。排练场地,就在村学后面的普光寺。寺庙里,原本有菩萨,后来都拆了,留下了一个空荡荡的大殿。大家就在里面把革命的样板戏排练得有模有样。

第一次表演,去的是三溪浦水库。那个位置,靠近现在的天童寺和太白湖。一群人,凌晨四点出的门,走了好几十里路。到了工地,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拉二胡,还有的唱歌跳舞。为了慰问无偿出工的群众,忙得不亦乐乎。回到家,母亲的喉咙哑了,脚底起泡了,感觉全身都散了架,可是那些青春的欢笑,一直在她的记忆里回响。

那些事都过去了,母亲的口吻,渐渐回归平静。可是我知道,她坎坷的经历,知道她曾在生活的拉拽中跌跌撞撞,步履艰辛。

母亲读完小学,考上了当时的镇海中学,但家里还有三个兄弟,她被迫辍学,回到村里种地。她也曾幻想用自己的力量,革新世界,而现实是她必须在山脚下的田地里精耕细作,日复一日,夜复一夜。

或许是共青团员的身份,让母亲没有在偏远的小山村里随波浮沉。在漫漫长夜中,她找到了阅读作为生命的支撑。没有书就去借,不识字就去问。《民主与法制》《故事会》《山海经》,那一本本书籍是她精神的依托,也让姐姐和我很早知道了读书的快乐。印象深刻的,当时家里种蘑菇种平菇,一本《食用菌栽培技术》,母亲常常拉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一边翻着字典,一边仔仔细细地摘录。

四年级的时候,我到乡里上学,在亲戚家寄宿,母亲每次来看我,都会带我去买书。那薄薄的连环画,像小小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里发了芽。我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新华书店卖书。后来虽然换了单位,但业余时间一直在参与阅读推广的志愿服务。

自我懂事起,母亲就教育我们晚辈,要热爱祖国热爱党。我和姐姐入团都很早,我获评过区里的十佳团支部书记,姐姐则是浙江省优秀大学生。后来母亲又对我们的孩子谆谆教导,她的外孙女和孙子都获得过北仑区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这些都是她心中的骄傲。当然,古稀之年的她,如今也不甘落后,北仑的老年大学,她几乎年年是优秀学员。她常常挂在嘴边的“脚勤、眼勤、嘴勤”,都成了别人津津乐道的学习经。

“当当当”,家里的老式座钟,又响了。

童年时,外婆的座钟里藏着一只怀表,那是外公留下的信物。如今,我拿着母亲的入团通知书,感觉也是拿着一种信物。只是这信物与爱情无关,与信仰相连。这是父母这一辈的青春足迹,也是我们儿孙的精神印记。我们不是没有来历,我们有着强大的根基,我们的基因清楚地记录着,这平凡又不凡的共青团情结。它跨越半个多世纪延续至今,早已生根落地,就像家门口的那棵大树,把微笑给了花朵,把目光给了星辰,把声音给了南来北往的风。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