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筑牢产业孵化巢 建好共同富裕地
“产业飞地”迎来发展新机遇
2021-11-29 09:26    蔡晓馨 杨智勇 张旭挺

本刊记者 蔡晓馨 通讯员 杨智勇 张旭挺

云和与北仑,一个依山,一个傍海,隔着360公里遥遥相望,却因一场山海协作结下了良缘。

19年来,两地互帮互补互学,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共同打造的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快速推进,助力云和当地木玩产业做大做强;云和石塘镇文旅协作项目“长汀十二景”、小顺皮划艇基地等迎来了客流高峰,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自山海协作升级版启动以来,两地更是从原先的本土化产业培育,转向同步推进“产业飞地”,借梯登高加快先富带动后富的进程。今年7月19日,全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暨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上,北仑区与云和县共建的产业飞地签订框架协议。11月25日,双方国资公司正式签约合资成立开发公司,负责未来园区的运营管理。与此同时,“产业飞地”启动地块——北云飞创现代产业园的建设也已经完成了75%,全面进入招商阶段。

大山有所呼,大海有所应。共同富裕路上,两地再一次跑出了产业发展的“加速度”。

谋定而快动

探索共同富裕新空间

山海协作,让北仑和云和的产业合作越来越亲密。2014年,北仑企业宁波怡人玩具有限公司来到云和,投资9000万元建起了制造和物流基地,在带动当地木制玩具行业提升的同时,也拉开了两地携手打造百亿级木玩产业的序幕。

自2018年山海协作升级版启动以来,以“木玩山水童话”为特色的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全面启动建设,北仑云和两地还在产业园的基础上创新探索产业园“园中园”,通过实施“木玩智创空间”项目,打造云和县木制玩具产业合作平台,延伸产业链。

如今,云和县木玩行业产值已经从2014年的36.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0.2亿元,但优势产业的蓬勃发展并不能掩盖云和总体产业基础薄弱的现实。山高路远、要素缺乏、经济体量小都成为了制约云和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如何打破僵局,形成第二个强县支撑点?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今年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山海协作“飞地”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两地打开了思路。

什么是飞地?这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两地闻令即动,立说立行,在原本“消薄飞地”的基础上谋划“产业飞地”,积极开展有效对接,高效推进落地事宜。今年7月,北仑与云和在全省率先签订了《共建产业飞地框架协议》,北仑作为“飞入地”,全面承担产业园建设的各种配套投入,云和作为“飞出地”,全力保障各项指标要素。同时明确由双方国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开发公司,开展合作运营。在税收分配上则适当向云和倾斜。

但协议签订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最初划定的两个飞地土地指标由于各种原因短期内无法兑现,北仑区的建设开发强度又已达到38.5%,可开发新增空间极其匮乏,这也意味着飞地项目很难在近期启动。

如果现有建设条件不成熟,那能不能找块成熟的?这时,已经开工建设的北仑创业城进入了视线,北仑再一次转换思路:如果按照原来的计划,待土地指标到位后再启动建设,那么最快也要3年才能出成果,但如果将北仑创业城这个现成的项目作为“产业飞地”,标准厂房建设已经启动,最快明年底就可以有所产出,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缩短时间。

就是它了!经过两地工作组多次现场踏勘,反复论证,今年8月,北仑对“产业飞地”选址进行了调整,将北仑创业城增加为“产业飞地”启动地块。至此,北仑区域内的“飞地”总数达到了三块,总面积为1501亩,再一次展现了北仑打造“产业飞地”协作示范工程的诚意和决心。

筑巢又引凤

构建产业发展“快车道”

11月的临港新材料产业园,寒意渐浓,但却阻挡不了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北仑创业城,如今已经改名为北云飞创现代产业园的“产业飞地”启动地块正位于此处,项目占地面积153.6亩,建筑面积22.2万平方米,毗邻芯港小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条件成熟,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招商条件。距离穿山疏港高速入口仅2公里左右,交通便捷,位置优越,是北仑落地条件最成熟的地块之一。

项目运营方大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魏艳红告诉记者,这个园区由13幢厂房和1幢综合楼组成。其中8幢为标准厂房,4幢为研发车间,还有2幢分别为综合楼和停车楼。“目前建设进度主体完成75%,其中4幢已完成主体结顶,一期一标段9幢厂房预计明年7月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按照“研发在飞地、产业在山区”的工作目标,两地将在“产业飞地”园区内布局“科创飞地”,优先支持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项目孵化、人才引进等方面达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标准的项目企业入驻园区。

这让不少云和的高新技术企业心动。浙江金马工艺品有限公司第一时间表达了入驻意愿。负责人马达飞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和企业,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短板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

“我们在云和的痛点是创新资源不足,北仑作为开放大区,同时也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的主要承载地,无疑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强,而有了飞地这样的平台,场地租赁、人才技术信息提供、配套服务等都由园区方解决了,企业只要集中精力做技术攻克,对于企业来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马达飞说。

按照马达飞的设想,公司会将创新中心放在北仑,而在云和的生产基地会把前端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前后方优势互补,形成“两头挑”的新发展模式。

云和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飞地打开上升空间,只是两地合作从单向“输血”向双向“造血”转变的第一步。在“产业飞地”经济模式下,两地合作潜力和空间还在加速释放。记者了解到,目前园区已经启动分批招商,结合北仑、云和两地产业实际,招商团队在招引过程中,将“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相结合,重点发展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等产业。首次招标将于近日启动,现有意向企业数十家,预计将有多个项目提前落地签订协议。

借梯再登高

打造区域协作“新动能”

“随着优质项目的纷至沓来,云和也有望借助‘飞地’实现项目转移。”采访中,云和县经合中心主任王燕萍对飞地寄予了厚望,“飞地”空间有限,里面的企业“长大”后都将是云和优质的潜在项目,“如果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相信能将云和当地的产业再提升一个档次。”

王燕萍的想法其实正是“产业飞地”最良性的发展模式,不仅要让土地“飞出去”,更要让项目“飞回来”。

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各种难点。尤其是如何选择一个既适合北仑产业特色,又能产生“溢出”效应,并且能够通过飞地为两地建立起更为密切、稳固的协同发展合作关系,同时又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也研究了其它山区县的产业发展情况,发现他们当中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区发改局副局长陈明波介绍,例如衢州专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相关产业,已形成以巨化集团、杉杉新材料、永正锂电等为代表的锂电池产业集群。仙居则切入了医疗器械产业,打造起医疗器械重镇。“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像这样的前沿性产业应该是值得关注的重点,而我们北仑区就有这样一个现成的——集成电路新材料产业。”

北云飞创背靠芯港小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依托龙头企业,目前芯港小镇已集聚30多个优质项目,涌现出宁波甬强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本土企业,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关键材料、平台、设计、应用等全产业链正在加速成型。此次首批招标项目中也有集成电路新材料项目。

“不久前北仑还出台了‘集成电路人才专项政策12条’,这些政策也都可以覆盖到这块飞地,可以说北仑的产业土壤上,已经长出了一棵大树。我们要做的是对那些有扩产需求,或者是愿意将研发留在飞地、生产在云和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嫁接,让它更壮更强。”陈明波表示。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11月25日,双方国资公司正式签约成立合资开发公司,两地政府将共同组建园区管理机构,同时国资公司将派出优秀专业人才,组建“飞地”项目服务团队,负责未来园区的运营管理,为落户项目提供一对一、全程式服务。

“在园区培育方面,北仑走过的路,也是云和要走的路。”云和县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永波认为,这个尚在茁壮成长的产业园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未来,我们将合力保障入园项目落地运行,为两地的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