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守正创新 守土尽责
北仑区筑牢文物保护安全防线
2021-10-28 09:07    

文物是历史的实物载体,是城市文脉的珍贵体现,也是社会集体记忆的真实写照。同时,文物作为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外界多方各类的隐患影响,不但有由于本体随岁月变迁不断老化所造成的安全隐患,还有电气安全、用火安全、自然灾害、开发建设等诸多外界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

北仑区历史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区域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区级文物保护点72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及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16处。为了切实改善文物安全社会环境,提升文物安全保障水平,北仑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守正创新,全区文物安全形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可喜的发展局面。

理顺机制 落实安全责任

2017年出台《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仑政〔2017〕12号),为我区构建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为重点的文物保护系统工程作出具体部署。2018年出台《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仑政办〔2018〕103号),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严格落实文物安全保护责任,坚决筑牢文物安全防线。从2018年开始,土地文物影响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正式列为我区土地进入储备中心和挂牌出让的前置条件。2020年印发《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仑区历史资源保护的通知》(仑政〔2020〕37号),重申要坚持依法保护利用、应保尽保、属地管理、创新发展、保护历史资源也是政绩原则,理顺机制、明确责任,重点解决了征迁后项目落成前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问题。

重视基础 创新保护手段

积极落实文物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实施市、区、街道、责任文保员“四级”文物巡查制度,做到积极巡查、及时发现、有效整改,2020年至今没有发生文物安全事故,全区文物完善率保持在90%以上。此外,北仑区积极响应全省数字化改革,结合北仑区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助力“数字北仑”建设,推进文物管理手段进一步提升。目前已完成智慧文保一期项目文保设备安装和软件子系统开发调试。2021年6月9日,北仑区智慧文保系统正式发布。该系统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以监测文物安全、预防文物损害为核心,采用视频监控、电气监控、白蚁监测、环境监测等手段对文物安全进行全面监测,并配套上线“智慧云巡”小程序便于责任文保员做好日常文物安全巡查。无人机、平板电脑等先进智能设备在我区文物安全与执法检查领域也被普遍应用,极大提升了文物安全工作效率。

坚守底线 防范各类风险

安全是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仑区人民政府同相关部门、各街道签署文物安全责任书,抓牢安全工作,严格防范各类风险。针对盗掘盗窃风险,北仑区通过智慧文保系统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视频监控,及时防范盗窃隐患。2020年,北仑区文保所同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厦门大学联合开展四顾山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通过专门派人值守野外、监管库房的方式,杜绝野外文物的盗掘盗窃隐患。针对火灾隐患风险,北仑区积极开展古建筑消防安全检查、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对存在的用火用电隐患进行整改,降低火灾风险。针对法人违法风险,北仑区明晰各文物保护单位(点)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严格整治范围地带内的建设行为,开展招宝山大桥连接线工程对靖远炮台文物影响评估,推动区交通部门调整设计方案,督促拆除严重影响环境风貌的镇远炮台南侧违建建筑。针对自然灾害风险,北仑区针对本地易受汛台天气影响的情况,积极开展防汛防台文物安全检查,做到提前预防、提前整治,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抓住机遇 推进文物修缮

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工程同样是安全工作的重点。目前,北仑区正稳步推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口海防遗址(江南部分)修缮项目,组织完成省级文保单位总台山烽火台,区级文保单位瑞岩禅寺藏经阁、陈华周家祠堂,区级文保点黄氏宗祠、井溪庙后大殿、张公庙后大殿的文物修缮工程,以及“三普”登录点大碶方氏宗祠、霞浦八柱桥南路7号民居修缮项目。启动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岗碶环境整治工程,大碶街道陈家祠堂迁移保护工程、湖塘会堂修缮工程正在实施。此外,小港街道进士第、安乐桥,霞浦街道张人亚故居、张氏宗祠等项目列入北仑区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储备库项目。

文物安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亦绝非一人一部门之力就可以完成。除了政府有主体责任、部门有监管责任、单位有直接责任,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也有责任为文物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只有众志成城共同捍卫文物安全,这些珍贵资源才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