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在“新战场”续写军人风采
——记北仑区最美退役军人刘明
2021-10-12 09:32    张 晔 林思谕

本刊记者 张 晔 林思谕

“无论什么事情尽力去做可以做到优秀,但是用心去做就能做到完美。”刘明说,这是他在部队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在退役后,他越来越能感受到这句话所承载的力量,所以现在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激励自己也勉励他人。

刘明是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十几年间,他努力践行“工匠精神”,勤思考,愿钻研,从一名普通一线操作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军人风采,先后荣获公司及行业先进工作者称号,成为公司对外技术服务的骨干。

“什么工作都要做,什么工作都要学”

2002年退伍后,刘明就进入了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成为低压电缆成缆工序的一名普通操作工。从军人到一线操作工的转变,并没有让刘明无所适从,他很快适应了工厂的节奏,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及生产操作手法,2006年他已是车间一线低压电缆成缆工序的主操作手,之后的几年又先后担任工段长、生产计划员、基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服务部经理等职位,2019年正式调到重点实验室任副主任一职。

多次的岗位转变,对刘明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什么工作都要做,什么工作都要学。”面对新的工作内容无从下手怎么办?刘明的回答很简单:学。除了学习岗位技能外,每年年初他都会做一个规划表,罗列出在本岗位当年需要学习的内容清单,有能力自己找到资料的就自己搜罗,找不到的就向公司提出申请,让公司帮忙在外部找资源开展技能培训,“这个清单是我每年给自己定的一个小目标,希望能不断充实自己来更好地辅助工作,进入重点实验室后,我也会让下属们每年提出需求,做好归类后填充进内容清单。”刘明说道。

这几年,在刘明的带领下,团队不断壮大,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任务,先后到亚洲及南美洲等地参加项目施工及援建工作,得到了当地业主部门的高度评价。

“我有经验,我必须去”

刘明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合照,照片里的他与两位同事并肩站立,笑容灿烂。刘明说,这是一张漂洋过海的照片,记录着一段为期23天的紧急抢修经历。

2020年11月底,圭亚那首都乔治敦一条海底电缆被船锚损坏,此缆系圭两大主要电厂与全圭大多数用户之间的关键连接,其损坏造成首都地区用电困难,叠加新年用电高峰和疫情因素,面临巨大压力,圭亚那政府紧急向中国求助。在接到求助后,经过统一协调安排,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迅速组建特别技术组,刘明、王国垸、叶逸等三名技术骨干从外地作业现场紧急赶回。

“我之前去圭亚那修过电缆,有相关的经验,这个任务我必须去。”2020年12月2日,接到赴圭亚那首都开展紧急抢修任务后,刘明没有丝毫犹豫,马上答应,将原本需要30天的准备时间缩短到7天,12月9日,技术组正式启程前往乔治敦。

由于当地缺乏专业的团队和硬件设备,又逢大潮汛期间,抢修工作并没有预期的顺利,光前期的打捞海缆工作就用了6天,而此时留给技术组的维修时间只剩6天。“那段时间我们基本每天早上六七点就出门了,一直到晚上11点才下班,把原来需要十天的工作量缩短到四天完成,最终在12月24日完成了任务。”平安夜当晚,圭亚那首都乔治敦恢复了供电,特别技术组的修复任务圆满完成,获得了圭亚那政府及民众的广泛好评。

“一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在外地工作,辛苦是有的,但是自豪感更多,我的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说到自己的这份工作,刘明的言语中没有丝毫抱怨,反而充满了喜爱,他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把它做到最好。

“部队的经历让我终身受益”

“虽然离开部队已经将近20年了,但是这段经历让我受益终身。”在刘明看来,部队的生活除了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遇到困难不退缩的韧劲。

也正是凭借这股韧劲,刘明带领团队出色完成国家电网舟山、福建、广东、山东、广西等地岛屿的电网连接安装及抢修工作。在文昌油田、渤中油田、涠洲油田、番禺油田、流花油田作业区都留下了工作的足迹,为中国海洋油气开采保驾护航,同时团队还参与建设了全国沿海数十个海上风电场,为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添砖加瓦。

退役不褪色,退伍不褪志,军人的品格已经深深扎根在刘明心中,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牢记部队教育,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刘明说道。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