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一块光荣匾 深藏家国情
2021-08-27 10:11    陈书宇

□ 陈书宇

在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走访调研中,我偶然间在中国港口博物馆的展厅看到一块写着“一门光荣”字样的牌匾,不禁走近细细观察。这块用红色杉木制成的木板上写着四个金色的大字,题写者时为镇海县副县长王博平,赠给胡威亭、胡嵘亭、胡峨亭家属,时间是公元一九五一年二月。我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新中国的副县长为何会写这样一块牌匾?它又是为了纪念哪位革命者呢?随着调查的深入,这块牌匾的前世今生逐渐浮出水面,一幕幕场景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在宁波北仑区柴桥古镇一个叫车门里的地方,门牌号18—1,是一处普通老宅院,占地约200多平方米,有老屋四间,门口有一个院子,院内草木花卉繁盛。“一门光荣”牌匾正是出自这间看似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老宅内。在我随后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这座老宅的原主人是一位名叫胡静园(1893-1957)的老先生,牌匾的由来也与他的经历密不可分。

据柴桥《芦江胡氏宗谱》载:胡静园谱名聿宙,字人庆,号静园,世居车门里,为芦江胡氏第二十八世孙。胡静园1893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之家,幼时就读私塾,辍学后拜师学习木匠雕刻技艺。在19岁满师后,向父亲提出读书的请求,无奈家庭经济拮据,不得不独自前往上海谋生以创造求学机会。为此,父亲深受感动,多方设法向亲戚告贷供其上学,终于在次年让胡静园进入宁波师范学校求学,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镇海县县立小学任教,从此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

据2015出版的《芦江风云》记载:胡静园自执教起,就积极投身国内革命事业。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他接触了进步思想,在柴桥积极组织发动商学联合会,掀起反帝反买办、反土豪劣绅、抵制日货的爱国浪潮。1924年胡静园加入国民党,开办农民夜校,宣传革命。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积极与中共镇海独立支部合作,同年,镇海县农民协会成立,又兼任县农会常委和农民部长。胡静园发动镇海各乡镇农会接受自治会,并将自己的房产为农会所用,将其经济收入充作农会经费等等。但好景不长,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国民党反动派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内进步人士,胡静园也在反动派通缉之列。他只能东躲西藏,先躲避在霞浦下洋岳父家,后出逃到南通、上海等地避难。

胡静园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他出任上海由宁波旅沪同乡会开办的第十学校校长后,积极启发学生民主思想,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苏联革命、建设的成就。在校内,胡静园先生多次介绍和容留共产党员任教,平时也留意对他们和其他进步教师进行掩护。在每周一上午“纪念周”时,结合形势讲解“总理遗嘱”,教育学生“勿忘国耻”。毕业于上海“十小”的慈溪人杨琪华,后来成了新四军女战士,她曾感慨地说:“胡校长的教育使她终生难忘”!

胡静园先生把民族解放事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共产党身上。他不仅动员上海第十小学学生60余人先后参加革命,而且将自己三个儿子送到革命队伍。1938年夏,送17岁的大儿子胡威庭奔赴延安,临行时说,此去如果革命需要,你五年、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不回来也没有关系,不要记挂家里。1939年,送二儿子胡嵘庭(涵秋)参加新四军。1940年,再次把三儿子胡峨庭和堂侄定楚送去苏北参加新四军。

1942年,胡静园的夫人去世,上海第十小学学生都参加了送葬。奉化籍著名作家王任叔(笔名巴人,共产党员)还送了一首挽词:“在鲁之西,在江之北,三子齐为国。呜呼!夫人可以安息”。三个儿子都走了,家里只留下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女儿胡蔚茹相陪伴。一时之间父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比较困难。后来,有亲朋好友谈及送孩子去延安、去苏北之事,问起胡静园何苦要送三个儿子去当兵吃苦,去干那冒生命危险的事?如果留孩子在沪经商,也好让你生活过得舒适点。他回答:“我终身遗憾的是不能亲身投向革命,那就只有教育我的孩子,包括我的学生走向革命,这是我对民族解放事业的奉献,当然,也是我生平莫大的安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到家乡柴桥。胡静园先后担任镇海县内的山门、通德、霞浦、澥浦、城关等小学校长,后因年高体弱而辞去教职。他执教数十年,治学严谨,主张知行合一,并以身作则,深受师生爱戴。

1954年他被当选为镇海县第一届人民代表。退休后的胡老先生并未清闲下来,在家乡经常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政府献计献策。农业合作化时期,又把节俭积攒之钱买了一部双铧犁,捐献给当地农业生产合作社,支援农业生产,被评为“镇海县模范军属”。

在翻阅资料时,我还看到了一封胡静园在解放初写给在部队儿子们的家书,读来非常感人。他在信中这样写道:“我自从读了人民政协第一届第三次三大决议,经毛主席发出了号召后,自觉羞赧万分!虽说因身体衰弱,不能劳动。多蒙党的优待和你们的照顾,但我总觉白吃饭不做工,毕竟是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好在我回家后,身体已渐复健康,自信下学期已可担任功课了,所以,此后不论党的优遇,或你自己的照顾,均不愿再接受了。以践我对于在当年参加革命前夕所讲的话:我从此把几千年来‘养子防老,积谷防饥’的传统观念彻底打破了,并愿将你们兄弟三人先后贡献给祖国效劳,以期完成民族独立、民族自由、民族幸福的革命伟大事业。我中途遭反动派的疾视,迫我离开教育岗位时,我也能在里弄街摆个小摊度日。并且随时随地还要拉几个失学的苦孩子教育哩。同时,我还打下了一个遭遇了任何恶劣困苦环境绝不向反动统治阶级低头,以实现我‘活到老,做到老,教育到老’的人生观的诺言,所以,此后只要你常常通信,不要你为了我的生活而担忧了。切嘱。”尽管只是短短的一封家书,字里行间却充满着老先生对革命事业的热忱,对后代的殷殷嘱托,饱含家国情怀。

在胡静园家中墙上曾一直挂着一张极为普通的风景照。照片中有三只驮着沉重货物的骆驼,在茫茫无边的沙漠中艰难跋涉,照片上方有他亲自题写的“任重致远”四字。每次迁居,他总是珍重地将它挂在最显眼的地方。开始家人们难解其意,后来才逐渐领悟。“任重致远”既是胡老先生对自己肩负育人重担的自勉,也是对三个参加革命的儿子在艰难革命征途上的努力奋斗的期盼,三只负重骆驼就是他心中的三个儿子。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胡静园常对着照片凝视,寄托思子之情,祈望三个儿子在艰苦的革命战争中顽强地走下去。

胡静园的一生都赞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不仅自己热烈地投身革命,他的革命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几个孩子。他的三子一女都有所成就,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长子胡威亭(庭),原名蔚庭。生于1921年,1938年从上海到西安找到八路军办事处,10月入抗日军政大学甘肃庆阳分校学习。翌年1月入党,9月参加八路军,解放前出生入死,参加过延安大生产,辽沈、平津战役,解放后参加过炮击金门战斗,1970年12月—1978年11月,任福州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副军职)。于1988年3月24日去世。胡威庭先生对子女的要求十分严格,特别强调要艰苦朴素,不要脱离群众,在党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他将小女儿胡建京送回老家镇海柴桥插队落户,再三叮嘱女儿要热爱家乡,辛勤劳动,为建设美好家园出一份力。

次子胡嵘亭(庭),字涵秋。生于1922年,1939年从上海到江苏黄桥参加新四军,参军半年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淮安县敌工站工作,抗战胜利到山东,参加过莱阳保卫战、胶东保卫战、准海战役、渡江战役,一直打到福建。解放后任福建平和县第一任县长,1952年调北京参加工业建设,与石油结下不解之缘。1954年任新疆独山子炼油厂厂长,1965年10月任山东胜利炼油厂党委书记,开始了在石油化工事业上的第二次创业。仅一年的时间,便建成了一套大型联合炼油装置,实现了建厂的目标。在厂庆大会上胡嵘庭先生讲到:“之所以能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建成炼油厂,正是继承和发扬了大庆精神。所谓大庆精神就是发愤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争气的精神;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继任职胜利炼油厂之后,1973年又任山东胜利石化总厂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指挥,后又在齐鲁石化公司任要职。于2002年4月去世。

三子胡峨亭(庭),生于1925年。1940年去苏北参加新四军,后入华中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新四军独立旅宣传队分队长,军政治部文化教员,华中党校组织处干事,江北民主联军二师团组织股长。参加过辽沈、平津等战役。解放后任广西军区组织科科长,中南军区干部科副科长,总政治部干部处副处长、处长,军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党务处处长、干部部副部长,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2006年在北京逝世。

小女儿胡蔚茹,又名亦婷,在家排行老四。作为家中的独女,是胡静园夫妇的掌上明珠,三位哥哥也对她疼爱有加。但从小毫无半点骄奢之气。她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一直从事教书育人工作,退休前为上海市四川北路平凉路小学党支部书记。她为人忠厚善良,热情诚恳,是一位深受师生爱戴的好领导、好老师。胡蔚茹尽管一直生活在上海,但她十分怀念老父亲,曾多次回柴桥故居,祭扫父亲坟墓。胡蔚茹的丈夫为镇海县党史早期人物,教育家曹静渊的儿子曹醒旦,曹醒旦早期参加新四军革命,解放后,在上海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了解完他们的生平事迹,我先前心中的谜团逐个解开。原来,这块“一门光荣”的牌匾正是对胡静园先生以及其子女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胡家的事迹不仅感动了街坊邻居,更是在镇海乃至在上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1年,当时镇海县副县长王博平代表县人民政府奖赠此牌匾给胡家,从此胡家大门上添了这份荣誉。时过境迁,胡静园先生和胡家三兄弟相继作古,唯有这块历经沧桑,如今依旧熠熠生辉的牌匾还在继续诉说着当年的光荣事迹……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百年的风雨征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共产党的初心却历久弥坚。我想,正是因为有像胡静园这样的革命先辈们,怀着赤忱的爱国之心,无私奉献,才有了如今繁荣昌盛的新生活。而做为新时代的青年们,更应该坚持百年初心,接过老一辈党员手中的旗帜,继往开来、勇担使命,书写下一个百年的华章!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