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也是“一条龙”服务
2021-07-23 09:26  

□ 三耳秀才

近来,北仑的龙鳞坝很火。火,有火的美焰,火,也有火的问题。比如,如何保持火的热度,让龙鳞坝成为一个经典,让人常去常新?

今天,老作家屠明华发来两则民间故事,其中一则标题就是“龙鳞坝的由来”。收文一览,我有些奇怪,打电话一问才明白:有关部门想着把龙鳞坝弄得有文化有味道,找到文联,这才找到擅长写地域民间故事的屠老师,这才有了“订单式”的文章。在我看来,这样的一个流程,也是“一条龙”服务。

其实,在北仑,这样特殊的“一条龙”服务,绝非个案。从几年前北仑文联根据九峰山景区的要求组织作家、画家专题创作出版《九峰山传奇》画册,到去年北仑文联根据秀美山川建设的需要组织文化力量编撰《溪水清清溪水长》一书,都是“一条龙”服务。

有需求就有产出吗?不一定。至少在文化领域是如此。文学创作,得有文学创作的规律,作家艺术家创作有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如何找到“那个对的人”,如何让“那个对的人”在“戴着镣铐”的情况下跳出美丽的舞蹈来,是文化“一条龙”服务的关键。

以屠老师“龙鳞坝的由来”为例,故事虽然新,是屠老师新编出来的,但他笔下的“小青龙”夫妇可是民间传说中的“典型形象”,小青龙的活动区域,龙角山,又是古已有“名”的,小青龙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受太白金星打击受伤掉下“龙鳞数片”,符合民间故事解困扬善的意识形态,也符合该文的创作要求。如此一来,今天北仑建造龙鳞坝就有了逻辑前提:“为了怀念因拯救生灵、舍死化雨降水的小青龙夫妇,人们把小龙撞断龙角殉身的山称为龙角山;后人又在当年小龙负伤掉下龙鳞的新路西岙的大溪坑上建起一道坝,坝面上铺上了造型逼真,犹如龙鳞的盘石,称为龙鳞坝。”

当下,浙江正在迈向共同富裕。显然,共同富裕中当然有文化的包涵。正因如此,我们希望,更多的部门、更多的人知道文化这条线“一条龙”,我们更希望,“一条龙”服务更上一层楼。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