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让信仰的力量“鲜红”活着
——记张人亚印记寻访者贺霁
2021-07-15 10:40  

  本刊记者 匡 野 林思谕 见习记者 舒一展

  “我们不仅要讲述好张人亚的革命故事,更要把张人亚的红色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为了深度挖掘张人亚红色文化资源,她多次对接北京、上海等近20家单位,访问专家学者30多名;

  为了扩大“张人亚红色文化品牌”,她牵头策划,把“新浦老屋”建设成张人亚党章学堂;

  为了改变基层文化阵地缺乏现状,她建立各级文化团队20余个,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过百场。

  她是贺霁,张人亚党章学堂负责人,霞浦街道文化站站长,也是张人亚印记的寻访者之一。自2003年进入霞浦街道文化站工作以来,她着力推动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打造本土红色品牌,在张人亚党章学堂的建设和推广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追根溯源

  追寻“红色足迹”

  2006年,时任霞浦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贺霁收到了一份特殊资料。这份资料是张人亚兄弟的后人整理所得,里面讲述了张人亚的生平主要事迹以及相关的珍贵的历史资料。

  “刚拿到资料时我并没有特别在意,因为当时关于张人亚的信息还是空白。直到我静下心来,翻开资料仔细阅读。当我翻到张人亚父亲把党章放进衣冠冢的那一页时,我震惊了,觉得张人亚这个人物肯定不一般。”贺霁坦言,从那时起,她便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张人亚矢志革命、守护党章的事迹真实完整地挖掘出来。

  这个决定不仅使张人亚成为了如今北仑的“红色印记”,也让贺霁的工作与张人亚的故事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经过几年搜集和整合,张人亚相关的信息逐渐丰富起来,保护和挖掘张人亚红色资源的工作也逐步开展。2009年,在张人亚诞辰110周年之际,张人亚事迹陈列室在原霞浦街道文化站四楼成立。2010年,修缮了张人亚的衣冠冢。2011年,在各方的努力下,贺霁将张人亚事迹陈列室搬进了张人亚故居,并且修整了故居的部分房间。

  渐渐地,“沉寂”红色人物张人亚的事迹和其背后的红色精神开始逐步为人所知。

  深入挖掘

  再现“初心印记”

  但零散的资料以及大量的信息缺失,也让贺霁犯了难。

  比如,在寻找张人亚事迹的过程中,贺霁偶然间发现张人亚的悼词中所写的入党时间和早期收集的史料有出入。为了证实张人亚准确的入党年份,贺霁和区党史办的人员深入翻阅了几乎所有掌握到的文献,终于在张人亚自己亲手所写的一份手书中,证实其入党年份在1922年。

  尽管有着“蛛丝马迹”,但是,单纯依靠自己和所在街道的力量,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可即便这样,贺霁依然保持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只要有张人亚相关的资料,她便想尽一切办法完善。

  直到2017年9月,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中,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电视台筹划拍摄关于张人亚的纪录片。为了让内容更加丰富,贺霁加入了区委组织部组成的一支7人的小分队,第一次踏上了寻访张人亚的红色之路。从上海、赣州、瑞金、南昌,小分队深入包括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等张人亚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了解了更多与张人亚相关的史料文献,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017年,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时,问起了张静泉(又名张人亚)的情况。“那你说的那个人呢?”总书记之问,把深入挖掘人亚事迹、再现人亚精神推向了新的高潮,也让贺霁兴奋不已。

  为了传承“人亚精神”,2017年12月1日,张人亚党章学堂正式揭牌。为了获得更多张人亚相关的事迹,2018年,贺霁再次加入了由市委党史研究室牵头成立的寻访小组,先后开展了两次“红色印记寻访之旅”,足迹踏遍北京、上海、芜湖、合肥等地,通过深入当地的工会、档案馆、图书馆等地,对接了所有张人亚工作生活过以及存有张人亚事迹的单位。

  在细致的探寻下,不仅找到了张人亚在莫斯科留学时期的学籍档案、张人亚在领导工人运动时的资料等,甚至还找到了张人亚在担任芜湖地委书记时的会议手稿。这些史料的收集,都为张人亚事迹的系统梳理以及张人亚历史地位的权威定论,提供了有力参考。

  打造阵地

  传承“人亚精神”

  “平时在讲述时,还是有点偏平淡。大部分时候只是单纯地在讲述故事,而没有自己的情感在里面。我们在向参观者传承张人亚的精神时,一定要用情绪感染到观众,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7月6日,记者在张人亚党章学堂里,见到了贺霁,她正在和刚入职不久的讲解员进行交流。除了搜集史料,做好阵地传播,品牌宣传也是她工作的主要内容。

  张人亚党章学堂设立于霞浦街道新浦老屋,是一座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民国建筑。2017年年初,贺霁提出了利用“新浦老屋”打造张人亚党章学堂的设想,从考证事迹到复制、收集珍贵文物,再到2017年年底,党章学堂正式揭牌开放,“新浦老屋”也因“红色因子”的注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新浦老屋古朴、清幽,更能衬托出红色精神的内涵。”贺霁说,传承红色基因需要传承实践基地,而张人亚的精神也应回归“故里”,张人亚党章学堂正是基于这样的设想而来。

  作为张人亚红色文化品牌的宣传阵地,自开馆以来,贺霁一直在传承“人亚精神”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挖掘。从开馆时的36件张人亚相关文献,到现在的55件、超过5万字的珍贵史料,贺霁带领团队一直在“寻访”上不断前行。在她看来,这些资料不仅让“党章守护者”的史料变得更真实、更完整,也为北仑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张人亚党章学堂是张人亚红色文化品牌的宣传阵地。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现阶段我考虑的,不仅是如何讲好张人亚的革命故事,更是如何把‘人亚精神’一直传承延续下去。”贺霁说。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