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的红灯笼
2021-02-26 08:36  

□ 黄梦燕

新年的脚步已经走近,公园里的树枝上挂起了一串串红灯笼,在香樟绿叶的掩映下,被风轻轻地吹得摇曳不定,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有些树木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红艳艳的灯笼,感到非常好奇,垂柳立即爆出小眼张望,樱花伸出小脑袋仔细凝视,梅树见红灯笼挂在自已身上,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竟浑身绽出无数绯红的笑脸,还散发出一阵阵的幽香。数十串的红灯笼上,写着“新年吉祥”“新春快乐”“恭喜发财”,带来浓浓的年味。这也让众多的落叶树木欣喜不已,知道不久的将来,她们的青春佳期又将光临,不仅可穿上崭新的黄绿衣裳,还能开出姹紫嫣红的花朵。停在树上的鸟儿更觉得莫名其妙,平时在树丛中飞来跃去根本见不到这玩意儿,现在突然冒出这一串串的红灯笼,她们歪着颈脖刻意探视,弄不清这究竟是用来监视她们的工具,抑或是让她们栖息的窝居?活泼可爱的白头鹎与善唱爱啼的黄莺儿相互唧唧啾啾进行交流磋商,也没琢磨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也难怪鸟儿这么不明就里,其实我们人也同样如此。记得小时候,当我第一次见到过年时居家堂前挂起的两盏大红灯笼,从扁圆形的灯内发射出红亮的烛光,灯下还飘动着一拨黄色的流苏,也感到十分好奇。我用手指点着屋梁上挂的东西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这是大红灯笼。我问,为啥要挂这个?妈妈说,你没有见到现在祭祖吗?新年到了大家要感谢祖宗大人们为我们子孙后代进行创家立业的恩德,让我们后代有居住生活的地方,我们要和祖宗一起欢欢喜喜地过好年。那拜好后还要天天挂吗?不能,妈妈说,以后只能碰到喜庆日子才能挂。

长大后,读了书,长了知识,才知道挂大红灯笼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早在2000多年前秦汉时期就有每到春节,为营造节日气氛,挂起大红灯笼,进行祭宗念祖,让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辞旧迎新。特别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那可不是一家一户的事了,到处都热热闹闹的。就以唐明皇李隆基时期来说吧,为庆祝当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长安街上张灯结彩,万人空巷,各类宫灯、纱灯、吊灯挂得满满的,整条街上,通宵明亮闪光,观灯人如涌如潮,真可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象征着当时“彩龙兆祥,国强民安”的盛世氛围。这种习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情结和文化符号。

在近代历史中,这种历史情结和文化符号也常常使用。记得1945年抗战胜利时,8月底的一天晚上,柴桥老街举行庆祝活动,妈妈陪我到镇上观看灯会,见到众多人排着整齐队伍,一手提着灯笼,一手举起拳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清算日本鬼子万恶的罪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万岁!”并激情昂扬地唱起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灯笼里闪耀着抗战胜利的烛光,照映着无数群众喜悦的泪水。

新中国成立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全区举办“十一”国庆庆祝大会,我加入乡里组织的“儿童红灯队”。为参加游行集会,半月前我就准备自己亲手做红灯笼,从竹匠师傅那里讨来细竹杆,仿照自家旧的灯笼,取好材料,用细铅丝扎成红枣形的灯笼壳。母亲为让我做好红灯笼,特地把她年轻时候穿的一件旧红纱衫给我作糊灯笼的材料。她把红纱衣拆开剪好,又买来红色染料染了一下,晾干后叫我用浆糊裱上去,浸染过后的纱布灯笼鲜红夺目,我心里非常开心,感谢母亲对我的帮助。

国庆那天,我高兴地提着红灯笼跟着游行队伍白天穿乡走庄,晚上提着烛光闪闪的红灯笼在柴桥老街上排夜街,那可真是热闹极了。街的两旁站着无数看客,一两千人的游行队伍排成一字长蛇阵,缓缓从栅栏门进入老街。街上铜锣嘭嘭响,锣鼓咚咚敲,五星红旗迎风扬,狮子白象满街舞,我们“红灯队”高高举着红灯笼,灯笼内闪耀着橘红色的光,象征着新中国的前景无比红火美好。

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今年又到了“建党一百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三个北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全区人民将以更高涨的热情投入这场奋战。这一串串摇曳的红灯笼,预示着我们的开发建设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