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新闻网
外公的升旗仪式
2022-10-01 15:23    记者 严武意 沈焰焰 通讯员 胡栩琦 俞莞尔 视频制作 蒲薇薇 杜倩

26年从不间断,41年党龄退伍军人楼顶升国旗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宁波市北仑区郭巨街道大涂塘村,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村民胡汉振手中升起。旁边的三个孩子一边唱着国歌,一边将小手高高举起,行着庄重的队礼。这三个孩子是胡汉振老人的三胞胎外孙女,自记事起,他们的外公每年都会带着她们升国旗。据胡汉振所说,自1997年房子造好以来,每年的国庆节,他都会在家中举行升国旗仪式,至今已是第26个年头,这么多年从未间断。今年还有胡汉振的两名战友也参与其中。

不畏艰险服务国家战略项目

胡汉振是郭巨大涂塘村人,年轻时曾是一名铁道兵。掏出党员证,证件上赫然写着:入党时间1981年8月19日。“年轻时候,我一直向往军旅生活,兵检过了我便兴冲冲地入伍了,在部队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说起在部队中的往事,胡汉振老人表现出异常的自豪。“我们1982年赶赴天津,参与引滦入津工程,15年工程量的隧洞愣是让我们1年多就打通了。”

引滦入津工程是将河北省境内的滦河水跨流域引入天津市的城市供水工程,当时天津面临水源断绝,老百姓喝的还是包含微量氯化物的苦涩咸水,生产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1981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建引滦入津工程。施工中最艰难的是要穿越燕山山脉修建一条12公里的引水隧洞,也是这项工程的“卡脖子”工程。按照当时技术条件,如果按照正常挖掘速度,双向施工起码需要15年时间才可以挖通,但官兵们用了1年零4个月就将隧洞打通。

引滦入津工程异常的艰险,随时可能有山体塌方、机械故障等安全问题出现。当时胡汉振是风钻组的一名班长,在这个班里每次第一个进入施工现场就是他,最后一个出来的也是他。“当时当然也会害怕,头顶一直有石头掉下来,落在安全帽上‘叮咚叮咚’响。但是想到这件事情做好了,就能早点让老百姓喝上健康干净的水,大家就充满了干劲和勇气。”正是有像胡汉振这样不畏艰险的人民子弟兵,引滦入津工程在1983年9月11日正式通水,解决了天津人民无水可用的燃眉之急。

把一线工作做好,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退伍后,胡汉振老人曾在渔政、海监等从事一线执法工作。打开抽屉,里面塞满了一叠叠奖状和荣誉证书,都是任职各个单位时的先进个人和各种聘书。


胡汉振从事海监工作时也是兢兢业业。有一次,他的老乡要罚款,希望他通融想想办法,他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按照规定,该判罚还是要判罚,这些事情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他认为,如果对这些行为听之任之,争相效仿的人会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国家资源的流失。

对于一线的执法工作,为了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他宁可自己多做“恶人”,也要让老百姓少做“错事”。“好在大家没有因为我的工作内容而疏远我,说明他们对我的执法工作是信服的。”

爱国情结三代传承,26年坚持升国旗

“可能是部队里带出来的习惯,升旗这个事情我退伍了一直在坚持。”胡汉振表示,这就像是一种情结,退伍后他仍不忍割舍。

胡汉振的妻子也非常支持丈夫的做法,新屋造好后,丈夫每年国庆都会去升旗,起初买不到国旗便由她亲自缝纫,后来她也会在国庆前提前买好备好,这样一年年过去,就坚持了26年。在他的影响下,每年升国旗的时候都会有村民来旁观,渐渐地也有人效仿一同升国旗。

到后来,三个外孙女的出生为这个家庭平添了许多喜气。从她们刚会说话的时候,胡汉振就给她们讲以前在部队升国旗的故事,孩子们跃跃欲试。长大了些后,孩子们缠着他要一起上楼升国旗,此后就一起加入了升旗的队伍。今年已经是祖孙一起升旗的第5年。

“我以前都是日出时升旗,三个小家伙也加入后,便等她们准备好再一起上楼顶。爱国要从娃娃抓起,希望她们能健康快乐成长,以后为国家多做贡献。”胡汉振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精气神。只有国家繁荣昌盛了,老百姓的日子才会蒸蒸日上。”


杜倩 二审 刘天宏 三审 刘姗 终审 乐峰


- 关闭窗口 -

北仑新闻网
www.blnews.com.cn